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死者的案底会怎么处理?
释义
    人死亡后,案底不会被删除,而是归档,案底是指个人犯罪记录,存于档案中。根据刑事诉讼法,未满18岁犯罪被判五年以下刑罚的,相关记录会被封存,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和有关单位查询除外,查询单位需保密。
    法律分析
    人死亡过后,公安机关会把案底归档,而不是删除。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拓展延伸
    处理死者案底的程序和步骤是什么?
    处理死者案底的程序和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行案件调查,收集死者的相关资料和证据;其次,进行法律分析,评估死者案件的性质和法律责任;接着,进行案件归档,将相关文件整理并存档;然后,进行遗产处理,根据法定继承顺序和遗嘱情况,处理死者的遗产分配;最后,进行善后工作,如通知相关当事人、履行法律程序等。整个过程需要依法进行,确保公正、透明和合法。处理死者案底的程序和步骤的具体细节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案件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
    结语
    人死后,案底将被归档而非删除。案底记录了个人过去的犯罪行为,是其历史的一部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满十八周岁犯罪并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相关犯罪记录会被封存,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除非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查询。处理死者案底的程序包括案件调查、法律分析、归档、遗产处理和善后工作等,需要依法进行,确保公正合法。具体细节因地区和案件而异,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犯罪记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犯罪记录制度是现代社会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现就建立我国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7: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