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丢失合同专用章后如何处理? |
释义 | 合同专用章丢失后,当事人可以使用签名、按指印等方式订立合同,合同依然有效并可重新申请刻制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3条、471条、490条和502条的规定,只要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法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即有效成立。合同的生效时间为合同成立时,除非法律或当事人另有规定。若合同需要办理批准手续,应遵循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法律分析 丢失合同专用章的应对方法是:当事人可以使用签名、按指印等方式订立合同,合同也可成立生效,并可重新申请刻制合同的专用章。因为合同一般是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成立的。合同专用章丢失了应该怎么办?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拓展延伸 处理丢失合同专用章的法律责任和补救措施 当合同专用章丢失时,相关方面可能需要面对法律责任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根据法律规定,合同专用章的丢失可能导致合同的有效性受到质疑。首先,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案,并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如重新制作专用章、公告丢失情况等。此外,合同双方应及时协商,确认合同的有效性,并可能需要签署补充协议或重新签订合同。对于专用章丢失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当事人应寻求法律咨询,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以保护自身权益。最重要的是,遵守法律法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并尽力避免合同纠纷的进一步扩大。 结语 处理丢失合同专用章的法律责任和补救措施需要及时采取行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专用章丢失可能影响合同的有效性。当事人应立即报案并采取补救措施,如重新制作专用章、公告丢失情况等。同时,双方应协商确认合同的有效性,可能需要签署补充协议或重新签订合同。当事人应寻求法律咨询,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以保护自身权益。遵守法律法规,积极配合调查,并尽力避免合同纠纷的扩大,是处理此类情况的重要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 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前款规定不适用下列文书: (一)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 (二)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适用电子文书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19修正):第三章 电子签名与认证 第二十三条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拟暂停或者终止电子认证服务的,应当在暂停或者终止服务九十日前,就业务承接及其他有关事项通知有关各方。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拟暂停或者终止电子认证服务的,应当在暂停或者终止服务六十日前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报告,并与其他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就业务承接进行协商,作出妥善安排。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未能就业务承接事项与其他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达成协议的,应当申请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安排其他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承接其业务。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被依法吊销电子认证许可证书的,其业务承接事项的处理按照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19修正):第二章 数据电文 第四条 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