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数据泄露案件立案标准 |
释义 | 出售个人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包括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知道他人利用信息实施犯罪并提供信息、非法获取信息数量超过50条、违法所得超过5000元。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自由、违反规定出售、提供或非法获取信息、主体为自然人或单位、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动机一般为牟利,但不影响犯罪成立。 法律分析 出卖个人信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 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4、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犯罪客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的客观是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和自由; 2、犯罪客观方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客观方面变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犯罪。单位可以成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单位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起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处罚; 4、犯罪主观方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时不构成犯罪。犯罪动机一般表现为牟利,但动机不影响犯罪的成立。 拓展延伸 个人隐私保护法规的适用范围与实施措施 个人隐私保护法规的适用范围与实施措施涉及到对个人隐私的合法保护和监管。个人隐私保护法规的适用范围包括个人敏感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环节,以及个人隐私权益的保护和维护。实施措施包括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框架、制定隐私保护政策和规范、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为确保个人隐私得到充分的保护,需要制定明确的法规和政策,加强组织和企业的隐私保护意识和技术能力,推动个人隐私保护的法治化进程,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结语 个人隐私保护法规的适用范围与实施措施涉及对个人隐私的合法保护和监管。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框架、制定隐私保护政策和规范、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都是实施措施的一部分。为确保个人隐私得到充分的保护,需要制定明确的法规和政策,加强组织和企业的隐私保护意识和技术能力,推动个人隐私保护的法治化进程,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