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广告虚假宣传的处罚措施
释义
    广告虚假宣传的处罚: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应承担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和停止违法行为。广告主可能面临1万元至20万元的罚款,而广告经营者可能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停止广告业务,构成犯罪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此外,发布虚假广告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广告主还需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未提供真实信息也需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广告虚假宣传的处罚:
    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连带责任。《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拓展延伸
    虚假广告的法律制裁措施
    虚假广告的法律制裁措施主要包括罚款、行政处罚、撤销广告发布许可证、吊销营业执照等。根据《广告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虚假广告被认定后,广告主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广告宣传费用的一定倍数计算。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对违法广告发布者进行行政处罚,例如警告、责令停止广告宣传、暂扣广告费用等。在严重情况下,广告发布者的广告发布许可证可能会被撤销,甚至可能导致营业执照的吊销。这些制裁措施旨在维护广告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公平竞争。
    结语
    虚假广告的法律制裁措施多种多样,包括罚款、行政处罚、撤销广告发布许可证、吊销营业执照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虚假广告的发布者将面临巨额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广告宣传费用的一定倍数计算。同时,相关部门还可对违法广告发布者进行行政处罚,例如警告、责令停止广告宣传、暂扣广告费用等。在严重情况下,广告发布者的广告发布许可证可能会被撤销,甚至可能导致营业执照的吊销。这些制裁措施旨在维护广告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公平竞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二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在履行广告监测职责中发现的违法广告行为或者对经投诉、举报的违法广告行为,不依法予以查处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广告管理相关工作的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有前两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广告内容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的;
    (二)广告引证内容违反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
    (三)涉及专利的广告违反本法第十二条规定的;
    (四)违反本法第十三条规定,广告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的。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广告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不具有可识别性的,或者违反本法第十九条规定,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广告发布者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管理制度的,或者未对广告内容进行核对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未公布其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的,由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