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拾得遗失物的法律规定与权益 |
释义 | 拾得遗失物的权利与义务及拒不归还的处罚。拾得人有费用偿还请求权、报酬请求权和留置权,但恶意侵占会丧失权利。拾得人有报告义务和妥善保管义务,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损毁需赔偿。拒不归还他人遗失物可能构成侵占罪,受到刑事处罚。捡到遗失物应归还或交给公安部门处理,拒不归还是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 一、拾得人捡到遗失物权利有哪些? 拾得人的权利: 1、费用偿还请求权,拾得人为保管遗失物所支付的必要费用可以向领取人主张返还。 2、报酬请求权,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支付承诺的报酬。 3、留置权。领取人局部支付拾得人、保管部门为保管遗失物所支付的必要费用,或承诺给拾得人的报酬的,拾得人、保管部门可以行使留置权。 4、费用偿还请求权或报酬请求权会因拾得人的恶意侵占遗失物而丧失。 二、拾得人的义务是什么? 1、拾得人拾得遗失物有报告义务,拾得人应在拾得遗失物后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送交公安等保存部门;保存部门指导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及时发布招领通告。 2、拾得人在拾得遗失物交存或被认领前负有妥善保管的义务;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损毁灭失的,负赔偿责任。 三、拾到遗失物拒不归还会有什么处罚? 将他人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的,按照侵占罪予以处罚。如果拒不交出他人财物,应以侵占罪提起刑事诉讼。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捡拾物的情节,不应作侵占罪对待,不能认定为犯罪,不能以刑法惩戒,其行为只能由民事法律规范予以调整。 《刑法》第270条明文规定,拾遗拒不交出者,应处以徒刑、拘役和罚金。为防止拾得他人钱物而拒不归还,我国刑法设立了“侵占罪”,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就构成侵占罪,要受到刑事处罚。犯侵占罪,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要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生活当中经常会捡到遗失的物品,如果在遗失的物品中能发现丢失人的个人信息,那么可以根据信息找到丢失人归还物品,也可以交给警察来处理,但是拾到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否则有可能会触犯法律。 结语 拾得遗失物的人享有一定的权利,包括费用偿还请求权、报酬请求权和留置权。拾得人还有义务报告并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损毁,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对于拒不归还他人遗失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能构成侵占罪并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因此,在生活中捡到遗失物时,我们应该积极归还,遵守法律规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法定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遗产的处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继承第三十一条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