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人被侵犯时,未满20岁能否起诉?
释义
    未成年人的定义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在中国,未成年人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而在日本,未成年人指未满20周岁的公民。然而,在美国,未成年人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而在其他国家,未成年人被定义的年龄范围不同。例如在日本,未成年人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但是在美国,未成年就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被侵犯时,如何保障其权益?
    未成年人在面临侵犯时,保障其权益至关重要。首先,法律应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措施,确保其受到特殊保护。其次,建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监督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此外,加强教育宣传,提高社会对未成年人权益的认识,倡导公众参与,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同时,加强法律执法力度,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侵权者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最重要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从根本上保障其权益。通过以上综合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在面临侵犯时的权益,让他们健康成长,充分发展潜能。
    结语
    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至关重要。法律应明确规定保护措施,建立专门机构监督保护,加强教育宣传,打击侵权行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提供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让未成年人充分发展潜能,健康成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六条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