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飞机延误两小时后的赔偿措施 |
释义 | 航班延误赔偿及应对措施。根据民航局规定,航空公司应承担航班延误、取消的费用,并提供餐饮和休息场所。延误4-8小时需提供300元的补偿,8小时以上则为450元。预防措施包括查询历史准点率、使用延误预报服务、关注天气、购买延误保险。善后措施包括改签航班、要求餐食和住宿、要求航班延误保险和航空公司赔偿。奖惩机制中,航空局对延误严重的航班进行警告通报,并对重大社会影响的航班取消时刻。 法律分析 一、航班延误 航班延误是指航班降落时间(航班实际到港挡轮挡时间)比计划降落时间(航班时刻表上的时间)延迟15分钟以上或航班取消的情况。民航总局出台《航班延误赔偿指导意见》督促航空公司改进服务,减少航班延误。2017年1月9日,中国民航局发布关于国内航空公司、机场实施《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相关工作情况的通告。 二、飞机延误怎么赔偿 根据民航局的规定: 1、由于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取消,机票退、改、签费用由航空公司承担; 2、延误预计在1-4小时以内(含4小时)的航班提供免费餐饮,4小时以上则安排免费休息场所; 3、延误4-8小时(含8小时)需提供价值300元的购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补偿,或200元现金; 4、延误8小时以上则提供价值450元的购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补偿,或现金300元。 三、应对措施 预防措施: 1.预订机票时使用民航资源网数据分析中心的“航线运力数据分析系统”提前查询航线航班历史准点率信息,尽量选择预订历史准点率较高的航班机票。 2.使用“非常准”等网站的航班延误智能预报、航班不正常跟踪服务。 3.关注天气措施,出发当天及时与航空公司及机场的问询处取得联系。 4.投保航班延误保险。 善后措施:1.及时要求改签其他航班。2.要求提供餐食(处于用餐时间)与住宿(延误6小时并晚至凌晨0点后)。3.向航班延误保险的承保人要求赔偿(在符合条件时,一般为延误4小时以上)。4.向承运的航空公司要求赔偿(在符合条件时,一般为延误4小时以上)。 5.不可罢乘、霸机,否则可能导致受到警方的治安处罚。 奖惩机制:中国民用航空局已建立了保障航班正常的奖惩机制,即延误航班统计和警告,每15天公布一次延误信息,对排名后20位,且航班正常率在50%以下的国内航班进行一次内部警告通报,每月发布警告通报两次。由于航空公司自身原因每月受到两次警告的航班,经批准,从下月起取消其本航季该航班。对因空管、机场、油料等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的,要查明原因,给予处罚。此外,对于航班延误4小时以上,因航空公司飞机调配和自身服务等方面原因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取消航空公司该航班本航季时刻,并不再受理下一航季航班时刻的申请。 结语 针对航班延误问题,中国民航局出台了《航班延误赔偿指导意见》,要求航空公司改进服务,减少延误情况。根据民航局规定,航空公司应承担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延误、取消的机票退、改、签费用,并提供相应的补偿措施。作为乘客,我们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如提前查询航班历史准点率,关注天气情况等。同时,善后措施包括要求改签其他航班、提供餐食和住宿,以及向航班延误保险和航空公司要求赔偿。此外,中国民用航空局还建立了奖惩机制,对延误严重的航班进行警告和处罚。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五章 航 空 人 员 第二节 机 组 第四十四条 民用航空器的操作由机长负责,机长应当严格履行职责,保护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机长在其职权范围内发布的命令,民用航空器所载人员都应当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十章 通 用 航 空 第一百四十八条 通用航空企业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应当与用户订立书面合同,但是紧急情况下的救护或者救灾飞行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五章 航 空 人 员 第二节 机 组 第四十八条 民用航空器遇险时,机长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并指挥机组人员和航空器上其他人员采取抢救措施。在必须撤离遇险民用航空器的紧急情况下,机长必须采取措施,首先组织旅客安全离开民用航空器;未经机长允许,机组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民用航空器;机长应当最后离开民用航空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