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主播签约,未开播,不想做了,可以正常解约吗? |
释义 | 主播签约解约,如果主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是不算违约的。如果签订的是双方协议,主播单独解约,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属于违约行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主播签约解约算违约吗 主播签约解约,如果主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是不算违约的。如果签订的是双方协议,主播单独解约,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属于违约行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签约主播不想直播了怎么办 签约主播不想直播了的处理方法如下: 1、向平台提出解约的诉求,与平台进行协商,如能就解约事项达成一致,则可以进行解约; 2、如果协商不顺利,则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解除条款进行解除,如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事由出现,可以按照该事由进行解除,再如合同约定一方出现违约情形可以解除合同,则可按照违约条款进行解除; 3、如果合同没有约定解除条款,以及双方未能就解除合同达成一致,则可以诉至法院,请求法院解除合同。 4、直播合同没有解除的,主播不直播的,属于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此签约主播在签约后,不想直播的,应当和对方解除直播合同,合同未解除的,会承担违约责任。 5、对于双方有约定的就可以按约定的条款来进行支付,如果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就可以按法定的条款来进行处理,主要看实际的损失来进行处理。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签了合同的违约金具体如下: 签了合同违约金的数额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约定和实际损失进行确定,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超过实际损失,但是未超过30%的,该约定合法,另一方当事人无权要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对违约金进行调整。 2、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超过实际损失,且高于实际损失的30%,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将违约金减少至损失的30%以内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主播签约的问题? 正规的主播签约协议具体应满足以下要求:1、依法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订立;2、包括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内容;3、双方在协议上签字或者盖章;4、双方各执一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主播违约会被解约吗 需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期限,或者约定了期限但又同时约定了主播有权随时解除或者终止合同,那么主播可以随时提出解约。 如果合同约定了合同期限,但约定主播不得提前解约,或者没有对主播解除或者终止合同进行明确约定; 那么要看主播解约的理由,是否有法律依据,否则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 与学校餐厅签约了一份从9月1日起的合同,现在没到生郊期,不想做了,有没有违约 合同违约是有管辖权的法院管。签订合同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不履行合同或违反合同的,构成违约,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民法典》的规定,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该内容由 王国强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