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已经离职一年多了,但是之前的公司还用我的个人信息申报税务,该怎么处理
释义
    纳税事项与经营收入的直接关系决定了纳税期限和申报方式,需要区分情况确定是否缴纳税款。与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税种一般以一个月为纳税期限,无论当月是否有应税收入都需办理纳税申报。与经营收入无直接关系的税种根据税法或地方规定的纳税期限办理申报,如行为税的印花税需在相关纳税凭证建立、订立和领受时申报纳税。纳税人应明确法律责任,即使应税收入为零也需办理“零申报”。
    法律分析
    因为有的税种与经营收入有直接关系,有的税种则与经营收入没有直接关系,所以要区分情况确定是否缴纳税款。1)凡与经营收入有直接关系的纳税事项(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一般以一个月为一个纳税期限,规定在月份终了后10天内申报纳税,并且不管当月是否取得应税收入均应办理纳税申报。即使在应税收入为零的情况下,也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零申报”,以明确纳税方面的法律责任。2)凡与经营收入没有直接关系纳税事项(如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则根据税法方面或当地具体规定的纳税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属于行为税的印花税一般在建立、订立和领受相关纳税凭证时,即应申报纳税。
    拓展延伸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免遭公司滥用及滞后处理的方法
    要保护个人信息免遭公司滥用并解决滞后处理问题,有几个关键步骤。首先,与公司联系,明确表达您的离职时间,并要求他们立即停止使用您的个人信息进行税务申报。如果公司不合作,您可以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寻求法律援助。同时,您可以向相关税务机构报告此问题,提供证据并要求调查。此外,确保您已妥善保管离职证明和其他相关文件,以备将来可能的法律程序使用。最重要的是,定期监测个人信用报告和账户活动,以确保没有未经授权的使用或滥用个人信息。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您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并解决滞后处理问题。
    结语
    合理缴纳税款是每个企业和个人的法定义务。根据税种的不同,我们需要区分情况并确定纳税期限。与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税种应在月份结束后10天内申报纳税,即使当月无应税收入也要进行零申报。而与经营收入无直接关系的税种则需按税法或地方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保护个人信息免遭滥用的关键在于与公司联系并明确离职时间,寻求法律援助,向税务机构报告问题并监测个人信用报告和账户活动。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税务义务并保护个人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十五条 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协助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的身份、金融账户信息。教育、卫生、医疗保障、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个人转让不动产的,税务机关应当根据不动产登记等相关信息核验应缴的个人所得税,登记机构办理转移登记时,应当查验与该不动产转让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个人转让股权办理变更登记的,市场主体登记机关应当查验与该股权交易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
    有关部门依法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遵守本法的情况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激励或者惩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四十三条 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就其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附送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税务机关在进行关联业务调查时,企业及其关联方,以及与关联业务调查有关的其他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四章 税 收 优 惠 第三十五条 本法规定的税收优惠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5: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