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
释义
    对隐私权的保护,需要与相应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相衔接,实施了《民法典》规定的刺探、侵扰、泄露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侵害自然人个人或家庭生活安宁的,在责任方式上表现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若情节严重,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一、侵犯个人隐私具备哪些条件
    侵犯隐私权应当具备的条件也同侵犯其他权利一样,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
    (一)主观具有过错。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责任轻重的承担问题。
    (二)违法行为的存在。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抑或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隐私权是绝对权,具有普遍的对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负有不侵犯他人隐私的义务,违反这种义务进行的行为均被纳入侵犯隐私行为之列,除非有正当合法抗辩事由存在,通常这种侵害行为以作为形式表达,并不必以公开他人隐私为要件。
    (三)损害结果发生。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及精神痛苦。侵害隐私并不直接与财产利益挂钩,甚至有时根本没有财产利益受损,受冲击的往往是人格利益的损害,通常伴有精神痛苦,当然这并不否认隐私权遭受损害所导致的权利人经济上的损失。
    (四)具备因果联系。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往往具有直接关联性,侵害隐私权的后果表现为权利人自控信息的“外溢”与私域生活的侵扰,这一事实乃侵害行为所致,换句话来说,权利主体因该不法行为遭受人格利益受损。
    二、隐私权有哪些权利
    根据隐私权的特征,就国内外学者的通说,隐私权有以下四项权利:
    (一)隐私隐瞒权。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
    (二)隐私利用权。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权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
    (三)隐私维护权。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权所享有是维护其不可侵犯性,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公力与私力救济。
    (四)隐私支配权。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3: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