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已经给出,而过渡性养老金则需要知道缴费年限和本人全部平均工资缴费指数。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事业单位和企业年金的计算方式和原则。最后,文章强调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以及工龄对待遇的影响。 法律分析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基础养老金和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1 +本人实际缴费指数)÷2 ×缴费年限 × 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例如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997年12月31日前的缴费年限×1%×本人全部平均工资缴费指数。 除了三种养老金之外,事业单位还有一个职业年金,不过2018年2月1日,国家也颁布实施了企业年金办法,两种标准费用是一样的。 通过计算方法的一次,是我们的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并轨。保险待遇仍然采用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养老保险费用缴越多,待遇越高。 以前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大多数都是按最低缴费指数来缴费的,而是机关事业单位都是有严格的制度规定来规范,他们缴费指数一般比较高,会超过社会指数,甚至达到社会平均缴费基数的1.5到2倍。 一般机关事业单位动辄都是三四十年工龄,所以我国暂时还不会按照工龄发放退休待遇的,不过同一条件下,工龄越长,待遇越高,还是肯定的。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式都有明确的规定,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计算。 此外,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应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未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单位或个人将面临罚款等处罚。 综上所述,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单位或个人应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以确保退休人员能够获得合理的养老金待遇。 结语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1 +本人实际缴费指数)÷2 ×缴费年限 × 1%。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997年12月31日前的缴费年限×1%×本人全部平均工资缴费指数。企业年金办法于2018年2月1日颁布实施,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费用相同。通过计算方法的一次,我们的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并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