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什么情况下会保留 |
释义 | 根据我国监察法的规定,羁押被调查人员的案件包括重大复杂案件、串供或者伪造、销毁、移送、隐匿证据等案件。如果被调查人涉嫌贪污、受贿、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监察机关掌握了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和证据,还有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查处,可以经监察机关依法批准,存放在特定地点。其中,涉及重大复杂案件、可能逃跑、自杀、可能与他人串通或者伪造、毁灭、转移、隐匿证据的人员可以被采取拘留措施。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监察法的规定,羁押被调查人员的案件包括重大复杂案件、串供或者伪造、销毁、移送、隐匿证据等案件。《人民检察院监察法》第二十四条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民国:如果被调查人涉嫌贪污、受贿、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监察机关掌握了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和证据,还有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查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批准,可以存放在特定地点: (一)涉及重大复杂案件的; (二)可能逃跑、自杀的; (三)可能与他人串通或者伪造、毁灭、转移、隐匿证据的;</(四)有其他妨碍侦查的行为。 监察机关对涉嫌受贿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人员,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拘留措施。 拓展延伸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五章,第五十一条规定,被调查人涉嫌监察机关管辖的犯罪或者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可能被给予留置或者开除处分。因此,被调查人涉嫌哪些罪名取决于其被调查的犯罪或者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具体情况。 结语 以上内容是关于我国监察法中关于羁押被调查人员案件的相关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被调查人涉嫌贪污、受贿、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监察机关掌握了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和证据,还有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查处,可以经监察机关依法批准,存放在特定地点。同时,监察机关对涉嫌受贿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人员,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拘留措施。这些规定旨在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利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12-29)\t第一百五十五条\t由人民法院指定被保全人保管的财产,如果继续使用对该财产的价值无重大影响,可以允许被保全人继续使用;由人民法院保管或者委托他人、申请保全人保管的财产,人民法院和其他保管人不得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04-02)\t第一百五十五条\t由人民法院指定被保全人保管的财产,如果继续使用对该财产的价值无重大影响,可以允许被保全人继续使用;由人民法院保管或者委托他人、申请保全人保管的财产,人民法院和其他保管人不得使用。 民事诉讼法(2021-12-24)\t第八十四条\t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证据保全的其他程序,参照适用本法第九章保全的有关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