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处理监督调查结果的具体措施 |
释义 | 监察机关根据调查结果对公职人员可采取多种处置措施,包括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等;对违法行为可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对不履行职责的领导人员可直接问责或提出问责建议;对涉嫌犯罪的人员可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同时还可提出廉政建设和职责问题的监察建议。 法律分析 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可以依法作出下列处置: 一)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 二)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三)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题行职责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按照管理权限对其直接作出问表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四)对沙养职各犯量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量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家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把公诉; 五)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展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 拓展延伸 监察法如何规定监察机关处理监督调查结果的具体措施 监察法规定了监察机关在处理监督调查结果时需采取的具体措施。根据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应当对监督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处理过程中,监察机关应当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开展听证、调取相关证据材料、进行询问等,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监察机关还应当依法对涉嫌违法违纪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包括纪律处分、行政处罚等。监察机关在处理监督调查结果时,应当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公正、公平、公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 结语 监察机关在处理监督调查结果时,应全面客观公正评估,确保调查结果准确可靠。依法采取听证、调取证据等措施,保证调查合法有效。对违法违纪行为采取纪律处分、行政处罚等措施。处理过程中遵守法律程序,保证公正公平公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十五条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依法作出如下处置: (一)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 (二)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三)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按照管理权限对其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四)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五)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 监察机关经调查,对没有证据证明被调查人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撤销案件,并通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