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单位不发工资多长时间可以仲裁
释义
    视情况而定。一般工资发放的日期应该以当事人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日期为准,超过了这个约定日期,但公司却没有下发工资的,就应该属于没有及时发放工资。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并没有规定拖欠多久的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因此一般来说,劳动者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之日起便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1.关于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工资欠条等证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进行受理,依法做出判决。
    2.根据我国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是从权利人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内,拖欠工资的案件不适用特殊诉讼时效,适用普通诉讼事项,即三年,最长的诉讼时效是20年。
    3.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除了需要支付工资以外,严重的话,可能会触犯刑法规定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4.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如果用人单位故意转移财产、隐匿财产或者采用其他的方式,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拒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数额比较大的,责令改正以后仍然拒不改正,法律规定可以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严重的话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0: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