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同事之间发生争执,对方报案,处理方式有哪些? |
释义 | 报警后,派出所立刻出警制止打架行为,并调查双方当事人。若因客观原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公安机关应继续调查取证,并告知被侵害人情况,及时作出处理决定。调查包括初步和进一步调查,审批后对嫌疑人进行处罚。对于轻微的违反治安行为,公安机关可调解处理,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未达成协议或不履行的将受处罚,并可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对于打架斗殴行为,报警后,派出所是立刻出警的,制止打架行为,然后将双方当事人带到派出所调查。对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逃跑等客观原因造成案件在法定期限内无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继续进行调查取证,并向被侵害人说明情况,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1、初步调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先进行调查,包括对嫌疑人(就是打人的人),被害人(就是被打的人或者被盗的人等)就案件发生,发展,结果,原因,手段,时间,地点等进行调查,做询问笔录,固定证据,这个时间一般为三个工作日左右。 2、进一步调查,这期间对证人,及其他可以证明案件情况,了解案件事实的人进行调查进一步查清案件全部事实,这期间一般为8天。涉及到伤情的可以对伤情进行鉴定(就是平时说的伤害鉴定),或者损失物品(价格鉴定)。精神鉴定时间不计入办案时限。 3、审批,办案人员根据案情,对照法律条文,拿出处理意见,逐层审批。 4、处理,对嫌疑人进行处罚。双方对处罚不服的可以复议。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拓展资料: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结语 公安机关在打架斗殴案件中的调查和处理程序相对完善。经过初步调查和进一步调查,办案人员会根据法律条文提出处理意见,并经过逐层审批后进行处理。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可以选择调解处理,当事人达成协议后不予处罚。然而,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公安机关将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争议。这一制度保障了公平正义,维护了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