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的形式具体有哪些 |
释义 | 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的形式: 1、以联营形式借贷; 2、以投资形式借贷; 3、以融资租赁形式借贷; 4、以补偿贸易的形式借贷; 5、买卖国库券; 6、买卖企业债券; 7、签订购销合同。企业之间借贷关系指一方向另一方给付货币,并要求接受给付的一方在约定的期间内归还相同数量的货币,并支付利息。 一、欠钱不还属于民间借贷吗 欠钱不还,属于民间借贷纠纷。欠款纠纷从广义上包括了民间借贷纠纷,还包括合同货款纠纷、银行借贷纠纷等。民间接待是指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企业(包括其他组织)之间,一方将一定数量的金钱转移给另一方,另一方到期返还借款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民事法律行为。另外欠款纠纷从概念本身可以包含所有类型的欠款不还的纠纷,包括因买卖、加工、工程等各类原因产生的纠纷。民间借贷系指个人之间的借款纠纷。 二、哪些借条法律不支持 借条是证明借贷关系发生直接凭证,但是,有些情况下,债权人凭借条讨债却不会得到法律支持。1、借款用途不合法;2、超过诉讼时效;3、借贷合同无效;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借款;5、借条形式的分手费;6、有借条但没有实际支付借款;7、高利贷利息超过法律规定部分。 三、民间借贷纠纷与诈骗罪有何区别 1、两者的法律责任不同。 民间借贷纠纷是民事纠纷,承担的是民事责任。诈骗罪属于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借款人与贷借人在借贷时的相互关系不同。 民间借贷关系多发生在相互了解、相互往来的亲友之间,借贷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而诈骗则往往发生在双方当事人相识不久,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信任。 3、发生借贷关系的原因不同。 正常的借贷关系中,借款人确实遇到了困难,一时无力解决,才向他人借贷。而以借贷为名实行诈骗的,则往往是编造虚假的困难事实,或以高利息等利益为诱惑,骗取他人同情或信任。 4、借款人是否愿意归还及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不同。 正当的借贷关系,借用人并不否认借贷关系,并表示设法归还。即使不能按期归还,往往是因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困难。而以借贷为名诈骗财物,则往往表现为携款潜逃,或是大肆挥霍或赌博,根本不想到归还。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三条 本法所称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的发行条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