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死刑 ,也称为极刑、处决,世界上最古老的 刑罚 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而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的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我国 刑法 规定的死刑包括 死刑立即执行 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死缓 是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简称,指的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根据刑法第48条第1款规定,适用死缓的条件是: 1、罪犯应当判处死刑。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期间或者期满之后,有三种处理结果: (1)在 死刑缓期执行 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如果确有重大 立功 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 有期徒刑 。 (3)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 执行死刑 。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