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是做外卖的,自离说最少扣20%的工资,合法吗? |
释义 | 劳动者自离扣工资20%违法,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扣除工资。劳动者自离是指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擅自离职的行为,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0条,劳动者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主要涉及解雇、工资、保险、劳动合同等,建议遇到劳资纠纷时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师,帮助劳动者准确提出权益诉求并形成正确的维权方案。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制度规定劳动者自离扣工资20%违法。自离,即自动离职,指劳动者根据用人单位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因辞职或要求解除合同未准,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受优厚待遇诱惑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风险提醒】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类: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它劳动争议。企业特别是国内外商投资企业常遇到的劳资纠纷问题主要有:解雇、开除、降职、辞工、加班、工伤待遇、患病医疗等几个方面,因此引起的争议在企业中出现的最多。【专家建议】遇到劳资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师,律师可以帮您: 1、帮助劳动者准确且全面地提出权益诉求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的诉求经常会有很多。而诸多权益诉求对应的都是法律的相关规定。如果劳动者所提出的诉求事项并不准确,或者发送遗漏,则很有可能无法获得劳动仲裁或者法院的支持。 2、帮助劳动者形成正确的权益维护方案不是说有诉求就可以直接照着诉求启动权益维护了,那样的话很可能导致耗时、耗力,但收效甚微的后果。一种维权方案的有效形成对于劳动者的维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劳动争议中,劳动者的自离行为违法,用人单位不得扣工资20%。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擅自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保密义务、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主要包括开除、工资福利、合同履行等方面,建议劳动者咨询专业劳动法律师,准确提出权益诉求并形成正确的维权方案,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 【扣押劳动者身份等证件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