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被骗入走私犯罪?
释义
    法律分析:走私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涉及到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因此法律对走私犯罪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给予了相应的惩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被骗入走私犯罪。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走私普通货物、物品,价值在人民币三万元以上的,或者属于国家禁止出口、限制出口的货物、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价值在三万元以下的,处拘役或者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九十九条:携带入境或者出境的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可以查验:(一)无外汇申报手续或者向海关虚假报关的;(二)未经海关批准,擅自携带出入境国境的货币或者有价证券的;(三)携带的物品有走私嫌疑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一百零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可以对携带入境或者出境的物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一)属于国家禁止出口、限制出口的物品或者需要依法征收税款的;(二)未经海关批准出境或者入境的货币或者有价证券。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一百零三条:海关依法对携带入境或者出境的物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或者委托人,并告知申请解除措施的途径和期限。
    通过以上法律依据,我们可以得知,如果携带入境或出境物品涉嫌走私,海关有权对其进行查验、扣押、查封等处置措施,而且当事人应当及时得到通知和告知解除措施的途径和期限。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合法合规地携带物品,避免被骗入走私犯罪,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2: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