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劳动关系转移,劳动关系转移后有经济补偿吗 |
释义 | 劳动关系转移是将员工的劳动关系从一个用人单位转移到另一个用人单位的过程,需要签署三方协议,并解除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与新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在转移后,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是连续合并计算的。如果劳动者在转移前后的工作年限累计满10年,则享受带薪年休假。在劳动关系转移时,劳动者能否得到离职经济补偿,主要看在业务划转过程中原公司与新公司之间达成的协议。如果双方约定由原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则员工将来在新 法律分析 劳动关系转移是指将员工的劳动关系从一个原用人单位转移到另一个新用人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原用人单位、新用人单位和员工需要签署三方协议,员工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与新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转移后有经济补偿金吗 通常,劳动关系的转移并非出自劳动者本人的个人意愿。因此,为了保护劳动者,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转移前后的工作年限是连续合并计算的。将来劳动者无论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是享受法定带薪年休假,都有相应保障。 劳动者能否得到离职经济补偿,主要看在业务划转过程中原公司与新公司之间达成的协议。如果双方约定由原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则员工将来在新公司离职时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年限,仅从入职新公司以后计算。如果双方约定,原公司不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是由新公司一并承担将来员工离职时的经济补偿金,则员工主张现在获得经济补偿金将不会得到满足。 劳动关系转移到子公司的处理方式 子公司属于独立法人,有两种方案: 1、原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工龄清零后,再入职子公司; 2、与母公司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与子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关系开始时间即为原公司的劳动开始时间,或者在新签订的合同中,明确注明把原公司的工龄合并计算为子公司的工龄等具体条款,以免被公司忽悠。若员工不愿意到新公司,则原公司可和员工协商解约,支付经济补偿金。 员工在集团公司下属不同法人之间调转的,如果都是通过劳动合同的方式,即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合同,新单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在两个单位的工作年限是不连续计算的;如果在原单位的劳动关系没有终止,而是通过集团调动的方式,由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工作的,那么工作年限需要连续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拓展延伸 劳动关系转移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用工关系存续期间,将劳动用工关系转移给其他用人单位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因此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用人单位应当书面告知劳动者本人,说明理由、期限以及转移后的工作内容、条件和要求等,并由劳动者本人签名或者盖章确认。 2. 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劳动用工关系转移情况,并办理相关手续。 3. 用人单位应当书面告知工会或者劳动者本人,说明理由、期限以及转移后的工作内容、条件和要求等,并由工会或者劳动者本人签名或者盖章确认。 4. 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改变劳动用工关系,不得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5. 用人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监管,确保劳动用工关系转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综上所述,劳动关系转移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注重书面通知、确认和报告程序,以保障劳动者权益。 结语 劳动关系转移后,员工将获得经济补偿金。但需注意,法律规定工作年限是连续合并计算的。在劳动关系转移后,员工与新用人单位需签署三方协议,并解除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七条 【劳动者权利救济途径】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