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共同财产继承顺序怎么样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夫妻共同财产继承的顺序和相关规定,包括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同时,非亲生子女也可以继承财产,但需要注意遗嘱继承和遗赠的规定。最后,介绍了继承的方式,包括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和法定继承。 法律分析 夫妻共同财产继承的顺序如下: 1. 首先,配偶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2. 如果配偶还在世,那么子女是第二顺序继承人。 3. 如果配偶和子女都还在世,那么父母是第三顺序继承人。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二、非亲生子女可以继承财产吗 非亲生子女可以继承财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子女、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继承人订立遗嘱没有指定非亲生子女为继承人,并且该子女不属于应当保留份额的情况时,该非亲生子女没有继承权。 三、继承的方式 在我国,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扶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遗产分配顺序。 如果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继承情况,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嘱继承和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拓展延伸 标题:['3. 继承的方式有哪些?']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继承的方式包括: 1. 法定继承:公民在被继承人死亡时,其子女、父母、配偶等直系卑属和第二顺位继承人,享有法定继承权。法定继承的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当第一顺序继承人都不存在时,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 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将遗产直接分配给特定的继承人或者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人和法定继承人之间存在排斥关系。 3. 遗赠: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将自己的财产赠与国家、社会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遗赠自遗赠人死亡时生效,但如果遗嘱人生前以遗嘱形式表示意愿,遗嘱人死亡后,遗产按照遗嘱办理。 4. 法定转继承:法定转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遗产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法定转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生效。 5. 遗嘱信托:遗嘱信托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代为管理、运用和处分,并按照被继承人的意愿分配给特定的继承人或者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 6. 法定信托:法定信托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代为管理、运用和处分,并按照被继承人的意愿分配给特定的继承人或者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 需要注意的是,遗嘱继承和遗赠中,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结语 夫妻共同财产继承的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非亲生子女可以继承财产,但需满足一定条件。继承方式包括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和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效力最高,法定继承效力最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三条 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