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会征收房产税吗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房地产税的相关观点和征收范围、标准、税率、征收期限等基本信息。房产税的征收涉及多方利益,需要全国人大立法,并且征收期限和具体征税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房地产税的征收主要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对无房阶级影响较小,对拥有多套房的中等收入或中产阶级群体影响较大。 法律分析 是否会对房产征收特别税收?短期内,这种税收可能不会实施,而且出台和征收房地产税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关于房地产税,还有这3个观点: 一是,全国人大常委已经把制定房地产税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规划,也就是说“房地产税”最起码要等五年。要遵循《立法法》里的“税收法定”的原则,简言之就是需要全国人大立法。但2017年,两会期间并没有把房地产税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的安排,就要看两会是个什么情况。 直接一点,房地产税立法就是个长期过程,涉及多方利益,自然慎重。民典法立法用了10年左右,房地产税法呢? 二是,房地产税降了不了房价,但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重庆之前试点“房产税”,但今年房价依然补涨。 三是,房地产税对于无房阶级,自然没有影响。对于富人阶级,他们能承受得起房地产税,只要房产转手利润大于房地产税支出,自然会继续持有,所以影响也有限。 房地产税影响最大的,就是手握3、4套房的中等收入或中产阶级群体。对于一个年收入20万的家庭,一年几万块钱的房地产税,占比大,负担大。 房产税征收范围 称房产税“课税范围”,具体指开征房产税的地区。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的具体征税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征收标准 房产税征收标准从价或从租两种情况: (1)从价计征的,其计税依据为房产原值一次减去10%-30%后的余值; (2)从租计征的(即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从价计征10%-30%的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如浙江省规定具体减除幅度为30%。 房产税税率采用比例税率。按照房产余值计征的,年税率为1.2%;按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年税率为12%。 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1)以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的 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10%或30%)×税率(1.2%) (2)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的 应纳税额=房产租金收入×税率(12%) 征收期限 房产税征收期限可结合房屋情况咨询当地房管部门或税务部门。 房产税征收时间是多少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七条明确规定---房产税按年征收、分期缴纳。纳税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所以,各城市的征税时间并不一致。 拓展延伸 房产税是一种重要的税收收入来源,对于政府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房产税的立法进程一直备受关注。虽然自2011年起,关于房产税的法律法规已经多次被提出,但至今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五年内房产税能否实现呢? 根据目前的了解,房产税的立法进程仍然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虽然房产税的征收对象、税率、税收优惠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明确,但关于房产税的征收范围、征收对象界定、税收优惠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争议。此外,房产税的立法需要经过多轮审议,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这需要时间。 从国际经验来看,房产税的立法进程普遍较长,一些国家甚至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因此,房产税立法进程能否在五年内实现仍具有不确定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房产税认识的深入,房产税的立法进程有望加快。 总之,房产税立法进程能否在五年内实现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尽管目前房产税的法律法规已经基本明确,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房产税认识的深入,房产税的立法进程有望加快。 结语 房产税的征收涉及多方利益,需要全国人大立法,但目前尚未出台房地产税草案。房地产税的征收范围、征收标准和税率等细节需要进一步明确,由政府制定具体政策。对于无房阶级和富有人士,房地产税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于手握多套房的中等收入或中产阶级群体,每年需要承担一定的房地产税负担,特别是那些年收入20万的家庭,每年需要支付的房地产税占比较高,负担较大。房产税的征收期限由政府规定,具体时间因城市而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第三条 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第十条 纳税人应当在依法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手续前申报缴纳契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第三条 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