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法律援助的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在工作中因为一些事受了伤,许多人不清楚法律规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到底属不属于工伤,单位应不应该给予赔偿,而且不知道可以申请工伤法律援助,这些方面对好多朋友都不太清楚,而自己艰难硬抗,今天我们就一起围绕工伤法律援助的条件这个关注点来谈一谈。 一、工伤法律援助的条件 公民只有符合法定的条件,才能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的法律援助。公民提出法律援助申请应当符合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属于可以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即案件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 二是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眼务费用,即申请人必须符合经济困难的条件。另外,一些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主要是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可以不经申请,由人民法院直接指定获得法律援助。 (1)法律援助的事项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①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②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③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④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④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⑥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第二种情况: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①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②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③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第三种情况: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2)经济困难的标准公民经济困难标准,参照株洲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执行;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被认定为经济困难: ①城镇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失业保障金的人员; ②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享受“五保户”或“特困户”救济待遇的人员; ③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由政府供养的人员; ④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 ⑤企业的特困职工; ⑥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人员; ⑦接受政府其他救济、救助的人员; ⑧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 ⑨人民法院决定给予司法救助的人员; ⑩其他有材料证明确属经济困难的人员。上述人员证明经济困难的证件或证明材料,应当由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单位出具;没有明确规定的,一般应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居住1年以上)的县级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城市街道办事处出具,情况特殊的也可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出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