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他人汽车被碰后逃逸,如何处理?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定。开车撞了别人后逃跑属于肇事逃逸,会受到一次性扣除12分或直接吊销驾驶证的处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一规定旨在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进行行政方面的制裁,使其不能再次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分析 1.开车撞了别人后逃跑属于肇事逃逸。只要警方调查后确定属于此类行为,责任将全部承担。关于处罚,可一次性扣除12分或直接吊销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拓展延伸 汽车肇事逃逸处罚规定 汽车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会给受害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肇事逃逸是一种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果肇事司机能够及时报警或主动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则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但如果肇事司机具有较强的反侦察心理,拒绝配合警方的调查,或者逃逸后改变行踪,则可能会被判处更严重的刑罚,包括拘役、有期徒刑以及刑事处罚等。 对于受害者及其家属来说,如果肇事司机能够及时赔偿,并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则有助于尽快获得赔偿和结案。但如果肇事司机拒不赔偿或者逃逸,则可能会面临长时间的诉讼和赔偿压力,给受害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物质负担。 因此,对于汽车肇事逃逸的行为,应该严格制裁,维护道路安全,保护受害者和家庭的权利。同时,也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司机认识到肇事逃逸的严重性,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安全。 结语 2. 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要第一时间逃跑,应立即停车并向相关部门报告,配合调查和处罚。否则,将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