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结婚前购房需注意的事项 |
释义 | 婚房购买及出资要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购房合同、房款支付、房屋权利证书、房屋权属约定、装修出资及工程。在婚房出资方面,父母出资购房需注意所有权归属,以父母名义或子女名义购房的法律效果不同,双方名义购房时法院会考虑贡献大小和实际需求,不会完全支付未出资方的产权份额。 法律分析 一、婚房购买要关注: 第一,签订购房合同:签订时间、地点、主体、购房协议、居间服务协议、预售合同等; 第二,房款支付:定金支付情况、购房款的支付情况、支付凭证、税费支付; 第三,房屋权利证书:不动产权利证书、预告登记、产权信息登记查询; 第四,房屋权属约定; 第五,房屋装修出资及装修工程:房屋装修合同、装修款的支付、房内设施出资证明。 二、婚房出资要关注: 第一,一方父母出资,以父母名义购房:所有权属于父母,子女无权分割; 第二,一方父母出资,以该方子女的名义购房: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为登记一方婚前个人财产; 第三,一方父母出资,以双方名义购房:应视为父母对双方的赠与,但若发生分割,法院会考虑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实际生活需要等情况,一般不会完全支付未出资方的产权份额等等。 拓展延伸 结婚前购房的法律陷阱 结婚前购房的法律陷阱是指在结婚前购买房产时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和风险。首先,如果夫妻双方没有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房产将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能需要进行分割。其次,如果购房款来自一方的个人财产,应保留购房款的证据以免在离婚时被认定为共同财产。此外,如果购房款涉及到父母的赠与或借款,应明确约定是否需要还款以及如何还款。还需要注意的是,购房时应查清房产的所有权归属和产权状况,避免购买产权纠纷的房产。因此,结婚前购房的人需要了解这些法律陷阱,妥善处理相关事项,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结婚前购房需谨慎,关注购房合同、房款支付、权属证书、装修出资等细节。婚房出资应注意父母名义、子女名义或双方名义购房的法律影响。避免陷入法律风险,需签订婚前财产协议、保留购房款证据、明确赠与或借款还款等约定。同时,查清房产所有权和产权状况,避免产权纠纷。结婚前购房需了解法律陷阱,妥善处理事项,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1065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民法典》生效时间是2021年1月1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