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银行不得采用威胁、侮辱、诋毁、恐吓、骚扰等手段进行催收。若银行催收行为违法,贷款方可以向银行及相关监管机构投诉,还可以寻求法律途径维权,甚至要求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七条 银行与借款人订立的借款合同,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符合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 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从事催收业务,应当尊重消费者人格尊严,妥善处理潜在矛盾,不得采取语言威胁、侮辱、诋毁、恐吓、骚扰等手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 起诉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均有权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代理人应当取得当事人的授权委托。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一条 依法确定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应当赔偿因违约或者侵权受损失的财产损失、被侵犯的人身权或者其他民事权益、为制止侵权或者消除危险所支付的合理费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