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监察大队受理范围 |
释义 | 劳动监察大队是负责劳动监察工作的机构,其受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用工方面:劳动监察大队负责受理劳动用工方面的投诉举报,包括劳动合同签订、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2. 劳动争议方面:劳动监察大队负责受理劳动争议方面的投诉举报,包括劳动合同纠纷、工资支付纠纷、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方面的争议。 3. 劳动保障方面:劳动监察大队负责受理劳动保障方面的投诉举报,包括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方面的问题。 4. 劳动安全方面:劳动监察大队负责受理劳动安全方面的投诉举报,包括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劳动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劳动监察大队的受理范围涉及劳动用工、劳动争议、劳动保障和劳动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如果您在劳动用工、劳动争议、劳动保障和劳动安全方面遇到问题,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寻求帮助和支持。 【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四条 劳动保障监察以日常巡视检查、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以及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 对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应急预案,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有权采取下列调查、检查措施: (一)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二)就调查、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并作出解释和说明,必要时可以发出调查询问书; (四)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相或者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情况和资料; (五)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审计; (六)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采取的其他调查、检查措施。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可以当场处理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当场予以纠正。 第十六条 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调查、检查,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 劳动保障监察员办理的劳动保障监察事项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