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嫌疑人有什么情形要提起公诉 |
释义 | 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嫌疑人的情形要提起公诉,包括实施新犯罪、发现其他犯罪需要追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或多次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因为应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重视教育、感化和挽救,使其对生活充满希望,为社会做贡献。 法律分析 一、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嫌疑人有什么情形要提起公诉 1、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1)实施新的犯罪的; (2)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 (3)违反治安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多次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 (4)违反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多次违反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的。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七十九条 二、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的刑种 我国刑罚体系,分为主刑、附加刑。其中主刑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以下刑种: 1、死刑 根据《刑法》规定,以及我国对于犯罪人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未成年罪犯不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给未成年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使未成年人意识到社会的温暖,重新对待生活,激发对生活的希望,以在以后更好的发展,对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2、无期徒刑 《刑法》第17条第3款,是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无期徒刑没有幅度,无法从轻处罚,只能适用减轻处罚。 3、剥夺政治权利 未成年人本身就不满十八周岁,而对于大部分政治权利而言,具备政治权利能力的年龄条件是已满十八周岁,因此,未成年人还未享有的政治权利就无所谓剥夺问题。 4、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未成年人通常都是与其父母或监护人一同居住,且大部分未成年人尚无参加工作赚钱的能力,其家庭的财产除个人生活用品外,基本为其父母或者监护人所有。因此,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无可执行的财产。 结语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七十九条,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若实施新的犯罪、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或多次违反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人民检察院应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并提起公诉。此外,根据我国刑罚体系,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这样的规定旨在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罪犯,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重塑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八十四条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一)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 (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十一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第一百六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二条 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讯问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个别进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