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逮捕的最长期限是多久?
释义
    逮捕期限根据案件性质和复杂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逮捕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可延长1个月。特殊案件如边远地区重大复杂案、犯罪集团案、流窜作案案件、取证困难案件,逮捕期限可再延长2个月。特别重大复杂案件需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延期审查。
    法律分析
    逮捕最长期限:
    1、一般情况下的逮捕期限关于羁押期限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特殊案件的逮捕期限对于某类案件,在期限届满时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此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还可再延长二个月。如: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3、特别重大复杂案件的逮捕期限对于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因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延期审查。
    拓展延伸
    逮捕过程中的法律程序和保障措施
    在逮捕过程中,法律程序和保障措施是为了确保公正和合法性。根据法律规定,逮捕必须符合一定的程序,包括逮捕令的发放和执行,逮捕的时间限制等。同时,被逮捕人享有一系列的权利保障,如知情权、辩护权、保持沉默权等。逮捕过程中,执法机关必须尊重被逮捕人的人权,确保不使用任何虐待、殴打或其他不当手段。此外,逮捕后,被逮捕人有权尽快接触律师,并且律师有权提供法律援助。这些法律程序和保障措施的存在,旨在保护被逮捕人的权益,确保逮捕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结语
    逮捕过程中的法律程序和保障措施旨在确保公正和合法性。被逮捕人享有一系列权利保障,如知情权、辩护权、保持沉默权等。执法机关必须尊重被逮捕人的人权,不得使用虐待或不当手段。被逮捕人有权尽快接触律师,并获得法律援助。这些措施的存在旨在保护被逮捕人的权益,确保逮捕过程的合法和公正。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四节 拘 留 第一百二十九条 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本条规定的“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