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探讨打架事件的法律性质 |
释义 | 打架案件的刑事与民事区别在于伤情程度。轻微伤属治安案件,可行政处罚;轻伤以上属刑事案件,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等。刑事案件追究刑事责任,民事案件处理财产、人身纠纷。刑事诉讼由官方提起,民事诉讼平等主体。刑事案件诉讼时效根据罪名量刑,民事案件时效一般为3年。法律对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有规定。 法律分析 打架民事和刑事的区别如下: 如果造成一方达到轻伤及以上程度的伤情,则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或者寻衅滋事罪等刑事罪名,属于刑事案件。 如果仅达到轻微伤程度,则属于治安案件,可以进行行政处罚 打架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如果是轻微的打架事件的,一般属于民事案件,同时也属于治安案件,可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同时,如果情节严重,或致人轻伤以上的,则属于刑事案件,视具体情况,参与打架的人可能构成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或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则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民事案件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公民与法人之间的纠纷产生的诉讼,主要指有关财产权益方面的案件,也包括婚姻、家庭等人身方面的案件。比如合同违约,离婚,财产继承,人身损害等。 二者的区别: 1、从诉讼主体来看,刑事诉讼是“官告民”,但也有例外,刑法体系中的自诉案件,原告也是公民或法人;民事案件的诉讼主体的地位则是平等的。 2、从诉讼时效来看,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具体的该犯罪行为有可能涉及的罪名的量刑档次的最高期限,比如有可能判3-5年,诉讼时效就是3年,但检察官认为有必要追诉的,则无视时效,发布通缉令后,诉讼时效也是不计算的;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自2017年10月1日相关法律生效之后,若无法律特别规定,从原来的2年改为了3年。无论刑事案件或民事案件,法律都有对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结语 打架事件的性质取决于具体情况的分析。如果是轻微的打架,一般属于民事案件,也可作为治安案件进行行政处罚。而如果情节严重,或造成轻伤以上伤情,可能涉及刑事罪名,如故意伤害罪或寻衅滋事罪。刑事案件是指侵犯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经过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民事案件则是公民、法人之间的纠纷产生的诉讼,包括财产权益和人身方面的案件。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在诉讼主体地位和诉讼时效等方面存在差异。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法律都有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