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男方是否有陪产假? |
释义 | 陪产假的规定在我国各地并不统一,具体以各地的政策为准。目前,一些地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类似陪产假的规定,但法律地位并不高。例如,北京市规定晚育的女职工可以享受奖励假30天,男方也可以享受这部分假期。江苏省规定晚育的女方可以享受晚育假30天,男方可以享受10天的护理假。广东省则规定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的男方可以享受10天的看护假。总之,具体的陪产假天数和权益要根据各地的实际规定来确定。 法律分析 陪产假是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而独立的男性带薪陪护假,为女性分担生育责任提供机会保证。我国各地2021年男性陪产假并不是各个地方都有规定的。虽然个别省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近似于陪产假的规定,但是,究竟陪产假多少天,还要看当地的政策。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法律地位也不高。当然,还存在有的地方有陪产假,有的地方没有陪产假的情况。 法律客观: 1、根据《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等等。北京市计生委没有关于男性陪产假的规定。晚育奖励假所增加的30天,是指女职工24周岁以后生育第一个子女给予的奖励。根据《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奖励假如经男女双方单位协商,男方单位同意,也可以由男方享受。比如,男方休10天,女方只能休20天。2、根据《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女年满二十四周岁初次生育的,或者年满二十三周岁结婚后怀孕的初次生育,为晚育。夫妻中女方符合晚育条件,女方在分娩期间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90天)外,可增加晚育假30天,男方可享有10天的护理假。晚育假及男方护理假期视为出勤,不影响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3、产假期间男方能否休假照顾,在广东省,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者,产假期间给予男方看护假10天。不论是女职工产假,还是男方看护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的标准支付假期工资。4、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这90天又分为: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两部分。所谓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如果(只要有医院证明就可以向单位请病假,但病假期间不能享受产假待遇)。 结语 男性陪产假在我国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的政策存在差异。例如,北京市规定晚育女职工可增加30天的奖励假,男方也可以享受该假期,但具体天数需要由双方单位协商决定。江苏省规定晚育女职工可享受30天的晚育假,男方可享受10天的护理假。广东省则给予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的男方10天的看护假。根据劳动法,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其中包括产前假和产后假。具体的陪产假安排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规定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八条 夫妻双方应当共同负担家庭义务,共同照顾家庭生活。 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补偿办法由双方协议确定;协议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二条 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