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诉讼被发回重审的频率
释义
    刑事诉讼发回重审次数无明确规定,但违反法律规定、影响公正审判的可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由被害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人民检察院亦可提起。
    法律分析
    一、刑事诉讼发回重审次数是多少
    1、刑事诉讼发回重审次数是多少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有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违反回避制度的、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二)违反回避制度的;
    (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怎么起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拓展延伸
    刑事诉讼中被发回重审的频率与司法效能的关系
    刑事诉讼中被发回重审的频率与司法效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频繁发生被发回重审的情况可能意味着刑事诉讼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瑕疵,这可能导致司法效能的下降。被发回重审可能涉及证据收集不充分、程序违规、审判错误等因素,这些问题会延长案件处理时间,增加司法资源的消耗,并且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成本。因此,降低刑事诉讼被发回重审的频率,提高司法效能,需要加强法官和检察官的专业能力培养,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加强证据收集和程序管理,以确保公正、高效、稳定的刑事司法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结语
    在刑事诉讼中,被发回重审的频率与司法效能息息相关。频繁发生重审可能意味着存在问题和瑕疵,影响司法效率。证据不充分、程序违规、审判错误等因素会延长案件处理时间,增加资源消耗。为降低重审频率,提高司法效能,需加强法官和检察官专业能力培养,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加强证据收集和程序管理,确保公正、高效、稳定的刑事司法体系建立与运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四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7: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