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我国监护人作用是什么?
释义
    监护人的定义、责任和职责,包括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监督和保护责任,以及被监护人的近亲属、亲友或社会和国家的责任。监护人需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合法权益,代理法律事务,并教育管理被监护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监护人,但需要法院认定。离婚后,双方仍是子女的监护人。监护权在子女成年后自动消失。
    法律分析
    (1)定义: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2)责任:监护人必须对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尽到保护责任:在监护期间,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置被监护人的财产;如果监护不力、不尽监护职责,其他监护人可以诉讼要求解除其监护职责、并赔偿被监护人的损失。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
    (3)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4)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些人虽然与近亲属不同,没有必须担任监护人的法律上的义务,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担监护责任的,经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同意,可以担任监护人。
    (5)如果没有上述监护人,则由社会和国家负责,由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2.监护人有三项职责: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它合法权益;
    (2)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各项法律活动;
    (3)教育、管好被监护人。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父母都可以、也都是监护人,具体要通过法院认定,没认定前一般以共同生活的为主要监护人思想原则:保护成年人本人意愿,尊重本人决定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父母是否结婚或者离婚,双方都是子女的监护人。正常情况子女成年后监护权自动消失
    结语
    监护人是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无论是近亲属、亲友还是社会和国家,都有责任担任监护人。监护人需履行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代理法律活动和教育管理职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父母通常是子女的监护人,但需经法院认定。无论父母是否结婚或离婚,双方都是子女的监护人。值得注意的是,子女成年后监护权自动消失,尊重成年人的意愿和决定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三条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
    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回监护人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
    (一)查找不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二)监护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
    (三)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
    (四)人民法院判决撤销监护人资格并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六条 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或者长期监护职责的,财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予以配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负责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监护的未成年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