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梦游杀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
释义 | 在梦游中杀了人不负刑事责任,可能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虽然梦游杀人的话行为是造成了他人的死亡后果,但行凶者本人并无杀人故意,根据刑法理论主客观相一致的要求,梦游中杀人不应当被认定为犯罪。梦游,实际上是一种目前无法界定的神经类疾病。如果是患有梦游症的人,如果明知道自己入睡之后有梦游的症状而不采取预防措施,如锁好门窗之类的,那么该人可能会构成过失,造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一、精神病犯罪案件规定精神病人能不能杀人 精神病杀人也是可能构成犯罪的。首先,法律上不负刑事责任不仅需要行为人在医学上认定患有精神病,还需要根据法律的标准,即该精神病人丧失了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其次,若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未发病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此时其杀人应当构成犯罪。再次,即使行为人在法律上认定为患有精神病,但也需要行为人所患有的精神病导致其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杀人行为才可以不负刑事责任。若是该行为人所患精神病会导致行为人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其他犯罪行为,但可以辨认或控制自己的杀人行为,那么该精神病人对其杀人行为仍需要负刑事责任。 二、军人杀人会判死刑吗 不管是退伍军人,还是普通自然人,杀人不一定判死刑。 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上述规定可以知道,即便是故意杀人,也不一定要判死刑,也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判处3至10年的有期徒刑。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工作座谈会纪要,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的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总之,故意杀人罪的判决也应根据实际案情,通盘考虑,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2、过失杀人,在法律上称为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来看,过失杀人的时候,最高刑不超过7年。所以如果最后法院认定杀人行为是过失行为,则一定不会被判死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