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构成危险作业罪的法律依据
释义
    构成危险作业罪的情形包括:关闭、破坏与生产安全直接相关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和设施,或者篡改、隐瞒相关数据和信息;拒不执行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设备、设施、场所或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等。
    法律分析
    构成危险作业罪的情形有: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其相关数据、信息的;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而拒不执行等。
    拓展延伸
    危险作业罪的法律规定与责任界定
    危险作业罪的法律规定与责任界定是指在法律体系中对危险作业行为的界定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构成危险作业罪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1.进行危险作业的行为,如高空作业、火药爆破等;2.存在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无故不采取安全措施等行为;3.造成对他人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后果。根据具体情况,危险作业罪的责任界定主要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违法程度、后果严重性等方面进行评判。对于危险作业罪的法律规定与责任界定的明确,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
    危险作业罪的法律规定与责任界定,对于维护社会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构成该罪的情形包括破坏监控设备、隐瞒相关信息等行为,以及拒不执行整改措施等。根据《刑法》规定,危险作业罪的责任界定主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违法程度和后果严重性。明确的法律规定有助于确保公众的安全与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
    之一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具有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其相关数据、信息的;
    (二)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而拒不执行的;
    (三)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未经依法批准或者许可,擅自从事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以及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高度危险的生产作业活动的,情节严重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6: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