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买卖子女犯何罪?道德与法律如何看待? |
释义 | 拐卖妇女、儿童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该罪行的严重程度根据情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包括拐卖集团、奸淫被拐卖者、使用暴力等行为。拐卖儿童罪还涉及亲子亲卖行为,即非法出售亲生子女以牟利。此外,民间送养行为在非非法获利目的下不构成拐卖儿童罪。拐卖儿童罪的刑罚范围从5年到死刑不等。 法律分析 如果以非法获利为目的,构成拐卖儿童罪。 《刑法》 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亲子亲卖是拐卖儿童罪的一种行为方式,相关规定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的,应当以拐卖儿童罪论处。 该意见同时指出要严格区分借送养之名出卖亲生子女与民间送养行为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获利的目的。应当通过审查将子女“送”人的背景和原因、有无收取钱财及收取钱财的多少、对方是否具有抚养目的及有无抚养能力等事实,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获利的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属于出卖亲生子女,应当以拐卖儿童罪论处:将生育作为非法获利手段,生育后即出卖子女的;明知对方不具有抚养目的,或者根本不考虑对方是否具有抚养目的,为收取钱财将子女“送”给他人的;为收取明显不属于“营养费”、“感谢费”的巨额钱财将子女“送”给他人的以及其他具有非法获利的目的的情况。 至于那些不是出于非法获利目的,而是迫于生活困难,或者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私自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给他人抚养,包括收取少量“营养费”、“感谢费”的,属于民间送养行为,不能以拐卖儿童罪论处。 拐卖儿童罪,是指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我国《刑法》第240条规定了对该罪的量刑幅度是由最轻的5年到最重的死刑。 结语 拐卖儿童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果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将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监护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根据我国《刑法》第240条的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造成被拐卖者严重后果等,将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刑罚,甚至死刑。对于非法获利的目的,出卖亲生子女的行为也应被认定为拐卖儿童罪。然而,需要严格区分出于非法获利目的和民间送养行为的界限,以确保公正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三条 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国家建立健全妇女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制度,完善性别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妇女发展状况和权益保障统计调查和分析,发布有关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四章 文化教育权益 第三十五条 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