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否能够被判缓刑? |
释义 | 容留他人吸毒罪可判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4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立案标准包括多次容留、多人吸毒、再次违法、涉及未成年人、以牟利为目的或造成严重后果等情节。 法律分析 容留他人吸毒罪可以判缓刑。 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四条【容留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容留他人吸毒罪立案标准 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两次以上的; 2、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的; 3、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被行政处罚,又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4、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5、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6、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 拓展延伸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刑事责任和缓刑判决的相关考量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一项严重的刑事犯罪,涉及到对他人生命健康的危害。在判决缓刑时,法院通常会考虑多个相关因素。首先,法官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过去犯罪记录、是否有悔罪表现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其次,法院还会评估被告人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和个人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对其进行社区监管和康复的可能性。此外,被告人是否愿意积极参与戒毒康复计划和接受心理辅导也是判决缓刑的重要考量因素。最后,法院会综合权衡公共利益和被告人的个人情况,以确保判决既符合法律要求,又能达到社会的公正和效果。因此,在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刑事责任和缓刑判决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结语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一项严重的刑事犯罪,对他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危害。在判决缓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犯罪记录、悔罪表现、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和个人情况等因素。同时,被告人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康复计划和接受心理辅导也会被考量。最终判决的目标是既符合法律要求,又能达到社会的公正和效果。因此,在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刑事责任和缓刑判决中,法院会全面权衡各种因素,确保判决公正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六条 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作出社区戒毒的决定,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进行社区戒毒。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五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所在地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与其就戒毒治疗期限、戒毒治疗措施等作出约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