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丈夫出轨,那个女人也有家庭,还有孩子,是否算重婚罪? |
释义 | 重婚的行为不一定包括夫妻在分居后出轨的行为,必须是自己和出轨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了婚姻登记,出轨方与他人进行了婚姻登记二次结婚或者虽然没有进行婚姻登记,但是和他人以夫妻名字共同居住生活的,才算是重婚。犯重婚罪的,会被人民法院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五十九条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请问: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没有结婚证,生了两个孩子,男人不要女人,那个女人有家庭财产吗? 《民法典》规定没有结婚证有孩子可以起诉,要求对方承担抚养义务,或者是支付抚养费。但是因为双方并没有婚姻关系,所以是不能够起诉离婚的。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相同的权利。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女人遭受家庭暴力后出轨,男人提出离婚,女人自杀,男人负责吗? 家庭暴力出轨想离婚,财产这么分割:首先一方的婚前财产,依法不予分割,离婚时仍归一方所有;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因一方有家庭暴力,构成了婚姻中的过错行为,所以家暴方依法不分或者少分夫妻共同财产。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同时和三四个女人住一起并且结婚生子,但是没有结婚证,算不算重婚罪? 已婚男又与人非婚生子不一定会构成重婚罪,如果是已经结婚又和他人办理结婚登记,或者是虽然没有进行婚姻登记,但是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生活的,才构成重婚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第二项第四点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等。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其中证据不足、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因为那个女人出轨了,我想要房子的离婚协议 夫妻一方出轨离婚协议书要写明以下内容:1、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2、对子女抚养问题的协议;3、对夫妻共同债务的约定;4、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处理;5、其他涉及夫妻双方且应当载明的事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一千零七十八条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一个女人的丈夫,发现那个女人和其他男人在一起,两人打架,那个男人拿出刀割断了我丈夫的手,我丈夫抓起刀刺伤了人 夫妻吵架一方拿刀属什么行为?如果只是拿刀但没给对方或者第三人造成实质性伤害的,则不犯法;如果造成他人轻伤及以上伤害的,则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是违法的,要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该内容由 蒋超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