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人口普查以什么为单位进行登记 |
释义 | 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 人口普查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进行的普遍统计。在中国,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具体地说,人口普查调查对象是居民家庭,每个居民家庭都有一个户口簿,户口簿中包含了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人口普查工作人员会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每个居民家庭进行登记和统计,最终形成一张家庭户口簿。在人口普查过程中,还会对个人的详细信息进行调查,如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情况,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人口普查的方法如下: 1、传统的人口普查主要依靠人工登记和面对面的调查,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居民家庭,对每个家庭的户口簿和个人信息进行登记和统计。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重复,难以满足大规模、高质量、实时性要求; 2、现代的数字化人口普查则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移动终端、人脸识别、GIS等,可以实现全程在线、实时统计、精准定位和高效处理。数字化人口普查可以通过各种数据采集设备收集居民家庭和个人信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据采集器、指纹识别器等,通过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将数据实时上传至中心数据库,并进行自动化的数据清洗、校验和分析。数字化人口普查具有效率高、准确性高、数据质量好、数据安全可控等优点,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人口普查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未来数字化人口普查将成为主流,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更加准确、及时和有效的数据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依法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统计工作。 国家统计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派出调查机构,承担国家统计局布置的统计调查等任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依法组织、管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