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单位未给员工购买社保导致工伤,责任归属何方? |
释义 | 单位未为员工购买社保,发生工伤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职工因工死亡可获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工亡补助金标准与工伤程度有关。伤残抚恤金、护理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可根据工资和物价增长情况进行调整。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需补缴费用并支付工伤待遇。 法律分析 一、单位没给员工买社保发生工伤谁来赔偿 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时,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的,工伤事故赔偿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六十二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二、职工因工死亡的待遇如何 职工因工死亡应按照以下规定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按月发给供养亲属抚恤金,直至失去供养条件时止。其标准是配偶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其他供养亲属每人为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加发10%。月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的范围和条件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因工伤事故直接死亡或在医疗期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个月;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被鉴定为致残一级至四级以后死亡的,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4个月。 4、伤残抚恤金、护理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由市劳动局根据本市职工工资增长及物价增长情况适时调整。 结语 单位未购买社保导致员工工伤,赔偿责任由单位承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单位应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费用,否则将面临罚款。若职工因工死亡,可获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待遇。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配偶40%、其他亲属30%,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再加10%。工亡补助金标准根据伤残程度不同而定。相关待遇可根据工资和物价增长情况进行调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四条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和所属行业费率档次等情况,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