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自首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释义
    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愿意接受国家审查和追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以以自首论。即使没有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罪行并避免特别严重后果的,也可以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自首的成立条件有:
    1.犯罪嫌疑人应当是主动投案。
    2.投案后,应当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3.犯罪人应当愿意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追诉。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能以自首论。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于自首行为,法院在判决时会宽大处理。
    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自首的法律要求及适用范围
    自首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法律原则,要求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犯罪事实,表示悔罪态度,并积极配合调查取证工作。根据我国刑事法律,自首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自动向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2.没有被发现前主动投案;3.犯罪行为尚未造成重大损失;4.没有被立案侦查或者尚未被逮捕;5.对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揭发有重要价值。自首适用范围广泛,包括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等,但对于某些特定犯罪行为,如恶势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自首可能不适用。自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处罚,但具体效果还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考量。
    结语
    自首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要求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自首是一种积极的悔罪行为,法院在判决时会给予宽大处理。然而,自首的适用范围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2018修正):第三章 国家情报工作保障 第二十五条 对因开展国家情报工作或者支持、协助和配合国家情报工作导致伤残或者牺牲、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抚恤优待。
    个人和组织因支持、协助和配合国家情报工作导致财产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国家情报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忠于国家和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纪律严明,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九十四条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9: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