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微博造谣虚假信息怎么处理?
释义
    这段内容介绍了微博造谣虚假信息的处理方式和造谣诽谤的维权方法。处理方式包括与造谣方协商、向平台进行举报、向法院提起诉讼;取证方式包括对不实言论进行截图、录像、录音等举措;维权方法包括向公安机关报案、向平台或法院寻求帮助。司法解释规定了诽谤罪的入罪标准,即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
    法律分析
    一、微博造谣虚假信息怎么处理?
    微博造谣虚假信息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与造谣方协商,要求其删除相关造谣的不实言论;向平台进行举报;向法院提起诉讼。取证微博传播造谣的方式有:对不实言论进行截图、录像、录音等举措;找证人作为自己作证;向平台或者法院寻求帮助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从而为诽谤罪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量化的入罪标准。
    二、造谣诽谤的维权方法有哪些
    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网络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司法实践中,如何在打击网络诽谤的同时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以衡平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题。
    1、公民如遇到网络诽谤,可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后向辖区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在此期间,报案人可向受案单位咨询办理情况。
    2、新规中“被转发500次或点击5000次”是以实际点击为准,相关统计情况属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报案人并不需要了解。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公安机关将依法通知报案人相应情况。
    3、报案人所需准备的材料是视具体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报案材料将有差异。因此,建议公民报案时先与受案单位联系,确定所需材料后备齐相关资料前往报案。
    中国最新司法的相关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已经开始实施。
    在微博上如果有不实信息对自己进行诽谤或者造谣的行为的,可以选择私下解决,也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来说如果选择向法院起诉的,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并委托专业的辩护律师代理书写诉讼状,代理出庭参与案件的审判等,能够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微博处理虚假信息的方式包括:协商、举报、诉讼。取证方式有截图、录像、录音等。对于网络诽谤,公民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并通知报案人相关情况。报案人需准备材料,根据案情不同,建议先与单位联系确定所需材料,报案后可委托律师维护权益。向法院起诉需提供证据,并委托律师代理书写诉讼状、出庭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第五十三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公益宣传,弘扬医师先进事迹,引导公众尊重医师、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五章 网络保护 第七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