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如何避免自己成为被告?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职务犯罪案件中,作为公职人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切勿违法犯罪。如果不慎涉嫌职务犯罪,应及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积极配合调查,避免自己成为被告。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法放贷、违法发放奖金、违法报销费用、违法购买、出售、租赁、抵押国有财产或者其他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三条: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给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二)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所得的; (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失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二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纪律处分: (一)违反宪法、法律、法规,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集体利益的; (二)违反工作纪律,失职渎职,对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群众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廉洁纪律,受贿、贪污、挪用公款或者侵吞公共财物,或者以其他方式违反廉洁纪律的;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集体利益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