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就业的书面表现形式,解决了户籍、档案、保险等问题。签署三方协议可获得干部身份,对公务员、国企招聘等有影响。不签协议不影响学生毕业手续,只影响学校就业率。 法律分析 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三方对于学校来说是统计就业率用的。对学生而言,只有你签署了三方协议,拿回学校,学校才会在你毕业后将派遣证发给你,而你拿着派遣证到你工作的单位报到,就此开始计算工龄,你也就拥有了干部身份。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干部身份有关;将来进入公务员序列提干或者评定职称,也需要有干部身份;有些地方(比如深圳)入户也会要求干部身份。不签三方协议,影响的可能是学校所谓的就业率,但如果学生符合毕业条件,学校必须正常办理毕业手续,不签三方协议,不对学生毕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拓展延伸 未签订三方协议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未签订三方协议可能带来多种法律风险。首先,未签订协议可能导致合同效力的不确定性,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难以明确。其次,未约定明确的责任和违约条款,一旦发生争议,可能导致诉讼和争议解决的困难。此外,未签订协议还可能给商业关系带来不稳定性,影响交易的进行和商业合作的顺利进行。为应对这些风险,应当及时签订三方协议,并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商业关系的稳定性。此外,建议在签订协议前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结语 三方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权利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解决了一系列相关问题。未签订协议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如合同效力不确定、责任和违约条款不明确,甚至影响商业关系稳定。为规避风险,应及时签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协议合法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第十条商业银行依法接受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但法律规定其有关业务接受其他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机构监督管理的,依照其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后调整办法》第八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