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转化型抢劫既遂与未遂的认定依据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转化型抢劫罪的三个构成条件:先实施盗窃、诈骗或抢夺罪,且已着手实行犯罪行为;具有故意;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客观条件包括行为条件和时空条件,其中行为条件是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行为,时空条件是当场实施的。主观条件是行为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法律分析 转化型抢劫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行为人必须是先实施了盗窃、诈骗或抢夺罪,而不是先犯其他犯罪。只要行为人开始了盗窃、诈骗或抢夺行为,无论是否成功,以及所获财物数额大小,都有可能转化为抢劫罪。 2.行为人必须着手实行盗窃、诈骗或抢夺行为。即使行为人尚未成功获得财物,只要他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就可能转化为抢劫罪。 3.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抢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行为人必须知道他正在实施的行为是抢劫,并有意图通过这种行为获得财物。 第二,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是行为人在先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后,还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一客观条件可分为行为条件和时空条件,行为条件即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行为,时空条件即这种暴力或暴力威胁行为是当场”实施的。所谓当场”就是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现场以及被人追捕的整个过程和现场。即转化型抢劫的暴力或暴力威胁行为,与先行的盗窃等行为在时空上具有连续性和关联性。 第三,转化型抢劫罪的主观条件是行为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窝藏赃物是指保护已非法取得的财产不被夺回;抗拒抓捕是指拒绝司法人员的强制措施以及一般公民的扭送等;毁灭罪证是指销毁和消灭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证据。 结语 转化型抢劫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行为人必须是先实施了盗窃、诈骗或抢夺罪,而不是先犯其他犯罪;行为人必须着手实行盗窃、诈骗或抢夺行为;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同时,行为人在先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后,还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客观条件包括行为条件和时空条件。转化型抢劫罪的主观条件是行为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