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保障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多少年
释义
    保障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四年。
    保障措施是指世贸组织成员方在进口产品数量激增并对其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按照世贸组织相关规定规定,成员方实施保障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某项产品的进口激增;第二,进口激增是由于不可预见的情况和成员方履行世贸组织义务的结果;第三,进口激增对国内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实施保障措施,不分来源,针对所有出口国家和地区限制进口,可以采取提高关税、数量限制和关税配额等形式。但保障措施应仅在防止或救济严重损害的必要限度内实施,实施期限一般不应超过4年,必要情况下可延长至8年。
    特别保障措施的特点如下:
    1、针对性:特别保障措施是针对特定的群体,旨在保障其权益和利益,因此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2、具体性:特别保障措施是具体的,通常包括特定的法律、政策或措施,以保障特定群体的权益和利益;
    3、优先性:特别保障措施通常具有优先性,即在资源、政策等方面给予该特定群体优先考虑和优先支持。
    综上所述,保障措施实施期限。协议要求,保障措施实施期限一般不应超过4年。如果需要以保障措施防止损害或救济受损害产业,或有证据证明该产业正在进行调整,则可延长实施期限。但保障措施实施的全部期限(包括临时保障措施)不得超过10年。于非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扭曲作用较大,协议第5条对实施数量限制和配额措施做了限制规定,即实施数量限制,不得使进口数量低于过去三个有代表性年份的平均进口水平,除非进口方有正当理由表明有必要采用与此不同的进口水平。在实施配额限制时,进口方应与有利害关系的出口方就配额分配进行磋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