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管职责与权利划分 |
释义 | 监护人可以通过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授权他人来行使监护权。监护权到孩子成年,未成年人的父母为未成年人的当然法定监护人。监护权可以变更,监护权终止有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法律分析 监护人可以通过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授权他人来行使监护权。如果发生损害责任,监护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一、孩子的监护权到多大小孩监护权归谁 孩子的监护权到孩子成年,未成年人的父母为未成年人的当然法定监护人。这种监护是法定监护,具有监护能力的父母不得随意放弃和转让监护义务。父母因正当理由不能亲自履行监护职责的,我国法律允许父母委托他人代为履行部分或全部监护职责,但父母仍为法定代理人。 二、监护权应该怎么变更,监护权什么时候终止 监护权变更有: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监护权终止有: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拓展延伸 如何设置监护人监护人设立有哪几种 监护人设立的方式有法定监护、指定监护和委托监护。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 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由有监护权力机关指定的监护。 委托监护是由合同设立的监护人,委托监护属意定监护,可以是全权委任,也可以是限权委任。前者如将子女委托祖父母照料或配偶将精神病人委托精神病院照料;后者如将子女委托给寄宿制学校、幼儿园等。 结语 监护人可以通过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授权他人来行使监护权。如果发生损害责任,监护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监护权应该怎么变更,监护权什么时候终止,这些是监护权相关的重要问题。监护权变更有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监护权终止有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