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行为是什么意思
释义
    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
    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如下:
    1、必须是外部表现出来的作为或不作为,而不是人们的心理活动;
    2、必须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无意识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在暴力威胁下的行为都不能成为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种类如下:
    1、有效民事法律行为;
    2、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3、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之间的区别: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要因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行为的目的不是追求民事法律的后果;
    2、法律行为根据行为人意思表达的内容有效;事实行为依法直接产生法律后果;
    3、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达,而不是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当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会产生法律规定的后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