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共同犯罪是否包括两人及以上? |
释义 | 共同犯罪的要件包括: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两个或以上人;共同犯罪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既认识到自己参与共同犯罪,也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参与;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为达到同一犯罪目的,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犯罪行为指向同一目标。 法律分析 两个人犯罪未必就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自己一起参加实施犯罪。 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 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各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尽管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甚至参与的时间等可能有所不同,但其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各自的犯罪行为都是整个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 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必然要求。 拓展延伸 共同犯罪的要素和适用范围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共同犯罪的实施过程中共同参与、共同犯罪的行为。其要素包括共同犯罪的主体、共同犯罪的目的、共同犯罪的行为和共同犯罪的结果。共同犯罪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各种犯罪行为,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在法律上,只要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参与犯罪行为,并具备共同犯罪的要素,即可认定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存在使得犯罪行为更为严重,法律对于共同犯罪的处罚也相应增加。因此,准确判断共同犯罪的要素和适用范围对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共同犯罪的实施过程中共同参与、共同犯罪的行为。其要素包括共同犯罪的主体、目的、行为和结果。共同犯罪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只要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参与犯罪行为,并具备共同犯罪的要素,即可认定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存在使得犯罪行为更为严重,法律对其处罚也相应增加。因此,准确判断共同犯罪的要素和适用范围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