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县级信访局由哪个部门管理? |
释义 | 县信访局是人大的下属机构,负责处理来信来访、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为人民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信访事项应在60日内办结,复杂情况最多延长30日,并告知理由。如果因超越职权、不作为、错误适用法律、拒不执行支持信访请求等情形导致严重后果,相关人员将受到行政处分或刑事追究。 法律分析 县信访局一般都是归当地的人大常委会进行管理,是人大的一个下属机构。 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第三十三条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四十条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信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二)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四)拒不执行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作出的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 拓展延伸 县级信访局的组织架构及管理职责 县级信访局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部门,负责管理和处理公民信访事务。其组织架构一般包括领导班子、办公室、信访受理处、调查研究室、法律事务处等职能部门。领导班子负责决策和指导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日常事务,信访受理处负责受理和调查信访案件,调查研究室负责调查研究相关问题,法律事务处负责法律事务的处理。县级信访局的管理职责包括:受理、调查、协调、督办信访案件;解答公民信访咨询;制定信访工作规范;开展信访宣传教育;加强信访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等。通过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履行管理职责,县级信访局能够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结语 县级信访局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部门,负责管理和处理公民信访事务。其组织架构包括领导班子、办公室、信访受理处、调查研究室、法律事务处等职能部门。通过受理、调查、协调、督办信访案件等职责的履行,县级信访局能够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审计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应当移送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 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监察机关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五章 监察程序 第四十二条 调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调查方案,不得随意扩大调查范围、变更调查对象和事项。 对调查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应当集体研究后按程序请示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回避 第三十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